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爭取民族獨立解放、人民自由幸福和國家繁榮富強精神的象征,是國家和人民紀念、緬懷英雄烈士的永久性紀念設施。
今天,是我國第九個烈士紀念日。上午,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睋煌耆y計,近代以來有約2000萬名烈士為國捐軀。從“誓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的陳樹湘,到“為了新中國,前進”的董存瑞,從“為了祖國不惜血染戰旗”的王建川,到“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陳祥榕……烈士們的功績彪炳千秋,烈士們的英名萬古流芳。今日祖國的和平與富饒,民族的獨立與復興,離不開英雄的奮斗,離不開烈士的奉獻。以國之名為他們默哀、向他們致敬,是對英烈的深情禮贊,更是對民族精神根脈的守護與延續。
每一位英雄烈士,都是一座精神的豐碑。每一次對他們的緬懷,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禮;每一次對他們的致敬,都是一次精神的傳承。無論是設立烈士紀念日、公布施行英雄烈士保護法,還是將烈士紀念設施建設和管護納入“十四五”規劃綱要,無論是連續接回九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遺物,還是對全國22萬處縣級以下烈士紀念設施進行集中整修、加強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可以看到,崇尚英烈、緬懷英烈、學習英烈、捍衛英烈、關愛烈屬的氛圍越發濃厚,尊崇英烈、捍衛英烈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唯有傳承英烈的風骨,才能挺起中華民族的脊梁;唯有銘記英烈的遺志,才能擁抱更美好的未來。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要接續奮斗,我們也需要英雄的氣概、精神的力量。昔日,無數英烈以生命寫就壯麗詩篇,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如今,我們更要從英烈的戰斗故事和英勇事跡中汲取力量,讓紅色江山代代相傳。
國慶將至,安徽合肥的延喬路上,有群眾在自發獻花。陳延年、陳喬年兩位烈士的故事因為《覺醒年代》而廣為人知,人們用這種樸素的形式緬懷他們在中國革命中作出的卓越貢獻。鮮花獻英烈,精神勵前行。我們以今日之中國告慰先烈,更要為明日之中國踔厲奮發,在傳承中堅定信念,在感動后接續奮斗,努力創造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無愧于黨和人民的業績。
(文 | 董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評論 0
還沒有添加任何評論,快去APP中搶沙發吧!